发布时间:2023-03-08 16:52:22 浏览次数:915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中国诗坛星光灿烂。元、明、清时期,古典诗歌的星辰越来越暗淡,开始走向衰败。
清末,梁启超、黄遵宪等为配合维新运动提出“诗界革命”,但由于历史条件尚未成熟,加上维新运动时期人们在思想上的新旧参半,以及后期改良派在政治上的堕落,这场“诗界革命”很快就夭折了。
新一代诗风兴起于“五四”运动时期,胡适是最早的拓荒者。鉴于晚清“诗界革命”夭折的教训,他力主打破旧诗词的格律,以白话入诗,实现“诗体的大解放”。由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和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众人一呼百应,连极少涉猎诗坛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周作人等也纷纷加入了白话诗的创作行列,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但此时的白话诗多流于平直浅露,缺乏诗意。直到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诗派异军突起,才给新诗带来耀眼的艺术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