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自北向南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在一起,以4000余公里的水脉滋润着沿线八省(市)的辽阔土地。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是我国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文化廊道,并于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元素不仅要充分保护,更要从地域文化传承和主题美术创作的角度,通过艺术形式创新带动其文化内涵的提升。

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画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在当代审美文化视域的变革与发展中已呈现新的面貌。今天的工笔重彩画不仅在中国画坛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在世界范围内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兼容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绘画精髓,以其靓丽厚重的重彩审美取向,和鲜活明快的色彩表现力,为中国绘画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特征。用历史悠久的工笔重彩表现技法与内涵深厚的运河文化相结合,具有天然的语言恰合性和文化合法性,二者的结合既有中国工笔重彩画自身的内在发展要求,也有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的外在推动。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题工笔重彩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获批的,这不仅是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件大事,更是工笔重彩画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一件大事。

此次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培训项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谭鸿遐教授主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主持人调动各种资源不仅确保本次培训具有完备的教学条件,而且项目还请到了由41位业内名家组成的授课团队,克服疫情困难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授课指导,如周京新、陈孟昕、高云、孙志钧、管兆勇、许俊、潘缨、郭继英、唐秀玲、王冠军、王海滨、孙震生、王牧羽、徐惠泉、王法、张兴来、赵彦国、王国斌、栾剑、刘春杰、许建康、阮礼荣、曹爱华等。30位受训学员来自十一个省(市),这是项目组在全国200多位报名的学员中精挑细选的。完备的培训条件、强大的师资团队、优秀的学员构成也为一大批运河题材工笔重彩画精品力作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通览全部作品可以发现,师生们深入运河沿线,坚持运河特色文化传承与绘画艺术发展并举的创作思路,共创作了100多件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线,以文化展示为舞台、以艺术创作为目的、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圆满的完成了既定任务。相信在后期的创作、宣传和推广中,这批艺术精品不仅会在运河沿线产生重要影响,也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当今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工笔重彩画细腻工整、富丽华贵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也要不断发展。这两者的结合,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时代的必然,这批作品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大胆而成功的尝试。然而二者的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工笔重彩画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期望有更多的业内外同行和有志之士投身到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工笔重彩画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让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工笔重彩的表现技法,不断拓展公众的审美视野和认识范畴,在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同时培育工笔重彩画在运河沿线乃至全国发展的深厚土壤。

                                 活动详情

      主办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承办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合作单位

      金陵美术馆

      涟水县图书馆

      协办单位

      安徽儒林图书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展览时间

      2023年2月20日-3月12日

      展览地点

      涟水县图书馆一楼展厅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王晨瑞  中国画(工笔重彩)

《砌末·永通》120cmX180cm 2022年

廉亚威 中国画(工笔重彩)

《界首运河大桥》90cmX90cm 2022年

赵志宏 中国画(工笔重彩)

《南船北马》230cmX180cm 2022年

徐正欣 中国画(工笔重彩)

《渔归》234cmX107cm 2022年

杨华 中国画(工笔重彩)

《运河之城·扬州》 192cmX96cm 2022年

 我的图书馆

关注我们

图书馆公众号

图书馆抖音号

涟水县掌上方志馆

联系我们

总馆地址:淮安市涟水县机场路东首左侧涟水县图书馆
联系电话:0517-82311581
到馆指南:涟水607路直达涟水县图书馆,途经公交有涟水216路、淮涟专线公交到达滨河教育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