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02 10:56:14 浏览次数:594
上一期的讲坛中,我们介绍了汉代以前的早期丝绸之路,这是从时间的维度,而今天我们将从地域的维度出发,在蒙古高原的考古发现中探寻古代文明发展和交流的痕迹。
草原丝绸之路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长,辐射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线路,在环境、安全、运输效率上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是东西文化交流最为便捷的大通道,是集系统性、综合性、群组性于一身,具有突出且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此为中心,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碰撞、融合、升华,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这样一个文化格局,草原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纽带和桥梁,也是草原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精髓。
水草丰美的大草原▷
◁马背上的民族——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 马匹一直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现在,就让我们聆听陈永志博士为我们讲述蒙古高原上那些引人入胜的考古大发现。
主讲人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疆考古、国外考古史、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曾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西部重点项目“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中国北部元代青花瓷器研究”、中蒙“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遗存调查、发掘研究”、中日“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孝子传研究”等科研项目30余项,撰写了《内蒙古出土瓦当》、《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考古大发现》、《内蒙古文化遗产系列丛书》(12部)等25部学术专著,发表《蒙元时期的牌符》、《考古学形成的哲学根源》、《论草原考古学文化》、《论元上都的突出普遍价值》、《论草原丝绸之路》等学术论文60余篇,总字数达200余万字。
文章来源: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