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开讲以来,南博讲坛已经迎来了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除了现场聆听大咖,看“现场直播”也广受欢迎,南博讲坛的粉丝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更快捷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十分重要。从2020年起,我们隆重推出《南博公开课》,在每月发布南博讲坛推文时,将往年同期的讲座录像归纳剪辑后,以短视频的形式公布,并辅以字幕和说明文字,让您轻松获取专业知识。

 

公开课 05
 
蒙古高原重大考古发现与东西文化交流 (第五、六课)

 

上一期的讲坛中,我们介绍了汉代以前的早期丝绸之路,这是从时间的维度,而今天我们将从地域的维度出发,在蒙古高原的考古发现中探寻古代文明发展和交流的痕迹。

在大量吸收农耕文明之后,契丹人建立了第一个成熟的游牧王朝辽,辽是第一个被古代史料所承认的游牧王朝,唐灭亡后,契丹一度成为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称谓。辽代文化兼收并蓄的同时坚持自身特点,留下了很多独特的文化遗存,其中以唯一一处未被盗掘的辽代墓葬——陈国公主墓为典型代表,融合了整个欧亚大陆上的多种文化因素。

 

辽陈国公主墓▷


◁特色鲜明的葬具

域外传入的器物是交流的实证▷

 

最著名的游牧政权当数蒙元,蒙古族是一支起源自鲜卑的游牧民族,1206年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成立了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整个中国。元与之前的其他游牧政权一样,非常重视商品贸易,这一时期各地都留下了与商品贸易有关的道路、市肆与驿站遗址,其中发现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从人种上来看,元代墓葬中的尸骨常可见欧罗巴等非本土人种,此外元的疆域也达到了空前的庞大,增加了贸易的便利性,因此在元朝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

 

元代夜巡牌▷


 

◁通关金券——象征着发达的贸易体系

集宁路遗址窖藏的龙泉窑青瓷▷

现在,就让我们聆听陈永志博士为我们讲述蒙古高原上那些引人入胜的考古大发现。

 

 

 

 

主讲人简介

  陈永志,1962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曾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理事长,同时兼任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疆考古、国外考古史、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曾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西部重点项目“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中国北部元代青花瓷器研究”、中蒙“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遗存调查、发掘研究”、中日“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孝子传研究”等科研项目30余项,撰写了《内蒙古出土瓦当》、《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考古大发现》、《内蒙古文化遗产系列丛书》(12部)等25部学术专著,发表《蒙元时期的牌符》、《考古学形成的哲学根源》、《论草原考古学文化》、《论元上都的突出普遍价值》、《论草原丝绸之路》等学术论文60余篇,总字数达200余万字。


文章来源:南京博物院

 我的图书馆

关注我们

图书馆公众号

图书馆抖音号

涟水县掌上方志馆

联系我们

总馆地址:淮安市涟水县机场路东首左侧涟水县图书馆
联系电话:0517-82311581
到馆指南:涟水607路直达涟水县图书馆,途经公交有涟水216路、淮涟专线公交到达滨河教育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