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开讲以来,南博讲坛已经迎来了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除了现场聆听大咖,看“现场直播”也广受欢迎,南博讲坛的粉丝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更快捷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十分重要。从2020年起,我们隆重推出《南博公开课》,在每月发布南博讲坛推文时,将往年同期的讲座录像归纳剪辑后,以短视频的形式公布,并辅以字幕和说明文字,让您轻松获取专业知识。

 

公开课 
 
 
蒙古高原重大考古发现与东西文化交流
 (第三、四课)

 

上一期的讲坛中,我们介绍了汉代以前的早期丝绸之路,这是从时间的维度,而今天我们将从地域的维度出发,在蒙古高原的考古发现中探寻古代文明发展和交流的痕迹。

公元前三世纪,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诸部,匈奴帝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如之前所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对商品贸易的需求很大,也较容易接纳外来文化,因此大大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兴盛,在各地的匈奴墓葬中可以见到大量来自南方的中原文明和来自西方的欧亚草原文明因素。但这一时期南北之间的交流仍然是通过战争-和亲这样的被动形式。2017年中蒙考古队发掘了蒙古国境内最大的匈奴城市遗址三连城,期间在勘探中找到了著名的燕然山勒石,东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耿秉大破北匈奴后,由班固执笔在漠北燕然山勒石记功,根据勒石的记载,三连城便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的龙城,向我们诉说着往日的战争回响。

 

蒙古国诺颜乌拉匈奴墓地▷


 

◁诺颜乌拉出土文物

 

继匈奴之后,建立了北魏政权、积极汉化的鲜卑,与隋唐政权关系密切的突厥、回鹘等游牧政权相继在蒙古高原兴起。考古证据显示,在几个世纪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游牧文化也逐渐趋于温和,开始积极的南下主动交流,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相对改善,两者的文化融合趋势也愈发明显。近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如:内蒙古自治区嘎仙洞遗址发现的北魏太平真君李敞石刻祝文;著名的《毗伽可汗碑》、《阙特勤碑》;回鹘牙帐遗址等等。

 

回鹘可汗陵寝▷


 

◁阙特勤碑

现在,就让我们聆听陈永志博士为我们讲述蒙古高原上那些引人入胜的考古大发现。

 

 

 

 

主讲人简介

 

陈永志,1962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曾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理事长,同时兼任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疆考古、国外考古史、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曾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西部重点项目“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中国北部元代青花瓷器研究”、中蒙“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遗存调查、发掘研究”、中日“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孝子传研究”等科研项目30余项,撰写了《内蒙古出土瓦当》、《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考古大发现》、《内蒙古文化遗产系列丛书》(12部)等25部学术专著,发表《蒙元时期的牌符》、《考古学形成的哲学根源》、《论草原考古学文化》、《论元上都的突出普遍价值》、《论草原丝绸之路》等学术论文60余篇,总字数达200余万字。



文章来源:南京博物院

 我的图书馆

关注我们

图书馆公众号

图书馆抖音号

涟水县掌上方志馆

联系我们

总馆地址:淮安市涟水县机场路东首左侧涟水县图书馆
联系电话:0517-82311581
到馆指南:涟水607路直达涟水县图书馆,途经公交有涟水216路、淮涟专线公交到达滨河教育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