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涟水是革命老区,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涟水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劳智慧的涟水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奉献精神,不畏艰辛,团结拼搏。作为涟水人,你对涟水党史知道多少呢?涟水县图书馆特推出涟水党史专区,带你回顾和重温党的革命历史,深入学习涟水党史,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城市,为“苦干新五年,冲刺百强县”而努力奋斗。
涟水抗日第一枪

简介

  涟水民众抗日独立营与涟水抗日义勇队合并后,在红窑龙兴寺整训。1939年4月5日下午,排长王国干带两个班到盐河东侦察敌情,发现日军抓民夫在鲁渡北1公里处修路。王国干决定袭击这股敌人,隐蔽在老堆头对敌鸣枪惊散民夫,敌急忙组织队伍冲来时,他们早已转移到南边设伏。敌往南走不远,又一次遭到他们的袭击。敌见天将黑,即到路东一农户家休息,待天明再回涟水城。第二天清晨,义勇队在李干成的带领下全队出动,在鲁渡街向龟缩在街东民房里的日军进行围攻,附近民众上千人持枪助战,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第三天拂晓,这股日军在援军的接应下逃回涟水城。鲁渡战斗打响了涟水抗日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涟水人民抗日的信心。
郑谭口战役

简介

   为保卫根据地,新四军三师进行了郑谭口攻坚战。郑谭口,位于涟水城东北30公里、大新集东南3公里处的一帆河边。盘踞此地的反动地主武装有800余人,其据点被日伪吹嘘为“模范工事”,成为揳入淮海、盐阜两区之间的一颗钉子。1941年9月20日,新四军三师命令第8旅22团攻打郑谭口据点,晚7时战斗开始,我军突破敌5道防线,冲入夹墙与敌肉搏,敌最后聚集在中心炮楼里顽抗。张天云团长亲自指挥奋勇队爬楼,第一、二次因梯子 被打断没有成功,第三次爬至顶层,将手榴弹接二连三地投掷炮楼里,炸得敌人无处躲藏。21日下午3时全歼守敌,此役共打死打伤伪 300 余人,俘 500 余人,缴获轻重机枪 4 挺,长短枪 800 余支。战后,淮海、盐阜两区连成一片。从此,根据地更加稳定和巩固。
抗日大饭店


简介

   抗日大饭店是盐阜区有名的抗日根据地,是爱国开明绅士张鸿贵的家,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以自己殷实的家资,招待抗日军政人员的食宿,由于长期为抗日干部和新四军准备食宿,为病残同志提供方便,便成了“抗日大饭店”。

   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曾两次光临抗日大饭店,并住了一段时间;黄克诚带领的新四军三师以及当时涟东县政府领导均在此,指导抗日工作;赖传珠、曹荻秋等党政干部都在他家食宿过;两淮失守后,华中军区副司令张爱萍在车祸后被送往这里养伤,就住在旷野中的酿酒厂和织布厂,直到抗战胜利,大饭店完成了这一段使命,但内战又开始了,涟水保卫战的指挥部又设在这里,唐小石、项南在这里负责后勤等工作,直到涟水解放,这个“抗日大饭店”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我的图书馆

关注我们

图书馆公众号

图书馆抖音号

涟水县掌上方志馆

联系我们

总馆地址:淮安市涟水县机场路东首左侧涟水县图书馆
联系电话:0517-82311581
到馆指南:涟水607路直达涟水县图书馆,途经公交有涟水216路、淮涟专线公交到达滨河教育中心站